专业实盘配资公司_专业配资炒股公司_专业实盘股票配资-证券市场杠杆 读《郭鹤年自传》:要成为成功商人,你每天都得擦拭所有感官
专业实盘配资公司
你的位置:专业实盘配资公司_专业配资炒股公司_专业实盘股票配资 > 专业实盘配资公司 > 证券市场杠杆 读《郭鹤年自传》:要成为成功商人,你每天都得擦拭所有感官
证券市场杠杆 读《郭鹤年自传》:要成为成功商人,你每天都得擦拭所有感官
发布日期:2025-04-20 00:21    点击次数:98

证券市场杠杆 读《郭鹤年自传》:要成为成功商人,你每天都得擦拭所有感官

《郭鹤年自传》出版后证券市场杠杆,被称为是世界级富豪少有的自传。《亚洲周刊》将它评为是“2017年十大好书(非小说)”之一。

自传中有商业竞争的种种,有成功的经验,也包含失败、挫折乃至自己犯下的错误教训,也有郭鹤年先生自己的心路历程,关于家庭、成长与人际相处。

郭鹤年先生是著名爱国华侨,是益海嘉里母公司新加坡丰益国际的创始人之一。在书中郭老先生亲述了自己传奇而丰富的人生,整本自传不少细节生动有趣,引人思考。

虽然是郭鹤年先生的传记,但贯穿全书的灵魂人物是他的母亲郑格如女士。无论是幼时成长的性格养成,还是后期郭氏集团的成立,郭老先生都在他的母亲身上获取了足够的智慧。

母亲的教育让郭鹤年先生在商业和公司管理上建立严谨的道德原则,让他拥有了谦虚、诚信、善良、感恩的高尚品德,也让他从小对中国和中国文化产生亲切感。

母亲的影响

“她为我们定下了核心原则:忠诚、感恩以及最重要的一条——永远不要吹嘘。”

翻阅《郭鹤年自传》一书,可以看到郭鹤年先生对其母亲的敬重。郭老先生多次强调母亲是影响他一生最大的人。书的扉页上写着:“谨以此,献给先母郑格如,郭氏集团的真正创始人”,郭老先生把母亲比作郭氏集团的隐藏船长,在背后发挥潜藏的影响力,把整个集团凝聚在一起。

“母亲软硬兼施地将基本的价值观灌输给她的三个孩子,包括诚信、不欺骗、不撒谎、不偷窃、不嫉妒他人的物质财富或外貌。”

郭鹤年先生说每当自己遇到难题时,都会去找母亲, 即使是简单的闲聊,没有直接提出问题,他也总能在母亲的言语中获取到足够的智慧,知道应该如何行事。郭鹤年先生的母亲毕业于福州协和大学,是受过新式高等教育的知识女性,同时精通中国的孔孟之道,她要求孩子要怀有谦卑之心,保持低调,不要高调的追逐镁光灯。这些谆谆教导让郭鹤年先生在为人经商中一直保持着美好的品质。

“永远不要成为推高主要粮食价格的罪魁祸首,因为穷人都是靠此为生。”

郭鹤年先生的母亲自幼劝告孩子要有商业道德,永远不能贪心,赚钱的同时也要保持高尚的道德。反复提醒,大米、糖都是人类不可或缺的食物,无论如何不能从中牟取暴利。

郭老先生在书中谈到他一直将母亲的训示付诸实践。在1970年初马来西亚英镑贬值、农作物收成欠佳导致小麦价格混乱的情况下,他将价值3000万马币的小麦以成本价投入了市场,将面粉价格维持在很低的水平。尽管可以利用其赚取暴利,但郭鹤年先生表示他心甘情愿选择用这种方式平衡市场价格,因为这是他的母亲一直叮咛指引他的。“如果你有这样的母亲,不断向你灌输‘不要成为推高主要粮食价格的罪魁祸首’,你便会像我一样。”

郭老先生在自传中说道,母亲通过她的一言一行,以身作则,让他在心灵上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这些都在日后融合成为郭先生对生活的信念和对人生的追求。

对人生的思考

“只要做到谦虚、正直、不欺诈、不趁人之危,这世界上就有做不完的生意。”

这是郭老先生在经商中一直坚持的原则,在做期货交易中,郭老先生提到即使他通过和起亚的英籍交易员交流掌握了很多的市场资讯,也从不胡来。即使是错算了利润,也马上退回,从不争辩,所以大家都挺喜欢与他做生意。

“良好的社交技巧是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但它必须发自内心的美善。”

郭鹤年先生从小受到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熏陶。生长于英殖民时期的马来西亚,他对西方文化有着较好的了解。而母亲始终与中国维系着紧密的感情纽带,也让他对中国文化怀有终生的兴趣。在谈及1963年食糖贸易成功时,郭鹤年先生说首要便是归功于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的掌握,其次归功于中国人才懂的公关技巧,这让他与市内所有食糖经纪交好,在英国人的社会中如鱼得水。

郭老先生的朋友对他的评价是能够影响他人,这多是郭老先生与人交往是发自内心的美善的原因。因为坦诚与朋友相交,所以朋友也相信他,愿意听从他的意见。对于朋友,郭老先生经常伸出援手。1963年做期货交易期间,有两位交易员朋友向郭鹤年先生求助希望他为某个单子持仓,因为客户食言现在只能自己自掏腰包。郭鹤年先生说华人一般都较为感性,加上家族宽宏、友善的传统,所以他帮助朋友填补了这个单子,然而这两笔交易郭老先生最后损失了当年12月份的大部分利润。

“在商界,我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一切都得从头学起。没有人教过我,但我人生中所做的每一件事情,每一个举动,都是一次学习的过程。”

郭鹤年先生为人谦逊、好学。他在书中几次说到洪敦树先生是他在生意上的导师,还举了一个小例子,1953年在曼谷出差的时候,郭鹤年先生每一晚都很期待和洪先生共进晚餐,因为在和洪敦树交谈中,他可以了解对方成功之道,向他学习如何进行大米贸易。

郭鹤年先生的一个经营秘诀是在经营中始终坚持与人合作的方法。遇到举棋不定的项目,找比自己聪明的人进行合作,取长补短,实现双赢。他说道,智慧就在我们身边,俯拾皆是。我们要让自己听得更细心、嗅得更深入、看得更敏锐。

“人生中,能退则退。生活中本来就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自传中郭鹤年先生爆了几个早年不顺利的香格里拉酒店项目:胎死腹中的东京项目,令人发疯的首尔项目,因为经济低迷而赚不到钱的缅甸项目。其中首尔的香格里拉项目他称之为是“一段非常不幸的经历”。

首尔的香格里拉酒店原先设想在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前建成推出,但合伙人郭由司(Kwak Yu Ji)却因为酒店设计图拖拉了两年多时间。郭老先生说“每次,我们都被合伙人郭由司耍得晕头转向”,最后郭鹤年先生直接退出项目。他强调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想成是通情达理的,而是必须面对现实,并假设所有人都不近人情,然后再去做事。郭先生表示在多次生意交易和与人交往中,除去运气,冥冥之中好像有一双无形的手在辅助他,而他将其归为是母亲的相伴和虔诚的祈福护佑。

文中还有很多闪烁着智慧和经验的句子,值得一遍遍细细思考和品味。例如:

“当你年轻时,你很容易就能摆脱焦虑,相信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为什么要自寻烦恼,为什么要以自我为中心呢?一个人只要能这么想,你自然就会充满勇气和胆量。”

“当我受骗时,我不会大发雷霆,我只会记在心里。我自己犯错,失足踩入洞中,扭伤脚踝,甚或骨折,那又可怎样!我只能等待伤痛自愈,继续前行。”

磨砺商业感官

“要成为成功商人,你每天都得像刷牙一样,擦拭所有感官。我称之为“磨砺商业感官”,这包括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

在整本自传中,郭鹤年先生多次提到了作为商人必须拥有自己的商业感官,而且需要不断磨砺培训它们,听得更仔细,看得更敏锐,让每一种感官都有用武之地。

郭鹤年先生举了两个小例子:当他走进一间房子,他可以在眨眼间知道现场发生了什么,可以感受到气氛是紧张还是和谐,然后做出正确的判断。

而另一个例子是郭鹤年先生早年在期货交易的做法,60年代期间,郭鹤年先生每年会去伦敦几趟做期糖生意,由于没人教导,他便不断观察英国人是如何交易的。郭鹤年先生说他每天早上会到德雷克公司、戈洛杰茨、曼氏公司各转一圈,和选中的交易员进行交流,之后选择他认为当日有良好直觉和最佳判断的人,支持他们的操作,而这种直觉判断四次有三次奏效。郭老先生强调期货交易的成功便是取决于个人对市场的触觉,这是一种直觉和节奏。

“你必须以极速奔向目标,因为战场上不独是你一人,竞争对手是从四面八方汹涌而至。我们必须练就灵活性,在遇到不可逆转的情况时,能快速调整并恢复过来。”

果断和信任的重要性在郭鹤年先生的自传中经常提及。在食糖贸易中,他分享到有一次接到来自加尔各答的电话,一个印度糖商邀请他立刻赶到加尔各答进行面谈。两个小时后,他已经在前往加尔各答的航班上。这次见面使得郭氏集团和印度糖厂协会做成了第一桩大生意。

郭鹤年先生说这次闪电之旅,让他意识到可以和国营贸易公司进行直接的交易,不需要再透过中间的代理商。而这种果断与灵活性是经商之人不可缺少的。

讲信用、重情义

“我们双方性格相近,身为交易商,大家相互信任,从不背叛,不自私、不贪婪。事实上,这是一种坚实的伙伴关系。”

郭鹤年先生在做生意时一直重视讲信用、重友谊。正是基于此,他才能朋友“遍天下”,把“竞争对手”变成为“合作伙伴”。

他和曼氏公司合作,各自研究分析食糖生产和消费数据,再一起分析线索,预测市场走向,进行食糖的期货交易。他和可口可乐公司合作,在中国建可口可乐的瓶装厂;他还向澳洲出版业大王鲁伯特•梅锋收购香港最有影响的英文报纸《南华早报》。这些成功的经营,无一不与他的讲信誉、重友谊有关。

“我们必须按次序做三件事:照顾好我们酒店员工、照顾好我们的客人、照顾好我们的股东。”

除了重视竞争对手,郭老先生向来重视员工。他认为作为酒店业主的职责便是善待员工。尽公司所能,友善、大方、平等地对待他们,让他们知道业主不是贪婪、自私的,通过这样树立一个好榜样,鼓励员工们为酒店的客人和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郭鹤年先生说此生与他一起共事的人,无论是直接为他工作还是为公司工作对他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是他的手足。所以对公司的股份,郭鹤年先生说服了其他股东拿出了30%的股票低价卖给员工作为激励。郭老先生也为郭氏集团的员工成立了一个信托基金,专门用于支付员工的医疗费用和其他所需。

“人必须保持谦虚低调,因为无论今天你有多强,总有一天会有人比你更强。无论你有多少物质财富,都要谨记,人不是孤立生活的,我们永远都是社会的一份子。”

郭鹤年先生说道在聘请员工或者做生意中,他都会很注意对方是否有虚荣心。因为对大多数人而言,承认错误是困难的,而一旦恭维一个有虚荣心的人,他们往往会自我膨胀。郭老先生强调想要成功,一个最重要的因素便是谦虚。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郭鹤年先生一生在慈善上一直无私奉献。郭老先生认为每个人都必须有关顾之心,要多去想想自己能为那些不如自己幸运的人做些什么。他建立了多种不同的慈善基金会和信托会来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我无意炫耀自己的善举,但帮助他人给了我无限的快乐和满足”,这是郭先生慈善观念。

这些理念与智慧,不仅仅在郭鹤年先生身上,在郭氏家族的身上,也同样传承着。

《郭鹤年自传》这本书中,引人思考的语录还有很多,从商业思考到人生的思考,例如:

“所有生意,无论繁简,都有解问题、理顺经营的简捷之道。那些采用复杂方式的人永远不会出人头地,因为他们在作茧自缚。”

“企业家都有一种使命感。赚钱当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可是,当获得大量金钱后,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没有使命感,一个人很快便想到退休,每天在高尔夫球场出现。”

“成功乃失败之母”证券市场杠杆,因为成功会使人骄傲、轻率。